去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超70亿吨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3月21日 第 10 版)
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(记者韩鑫)记者在交通运输部20日举行的去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:2023年,长三角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0.4亿吨、长角集装箱吞吐量1.1亿标准箱,港口分别占全国的货物41.5%和38.5%,集装箱铁水联运量307万标准箱,吞吐占全国的量超30%。我国港口综合效率位居全球港口前列,亿吨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、去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均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。长角
作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港口主动脉,长三角水路运输货物量占全国总量的货物50%。近年来,吞吐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创新海事服务,量超服务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。亿吨
聚焦高频办理事项,去年优化海事政务服务。近期,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上线海事通APP,在长三角地区推出海事政务服务事项的“掌上办”“跨域办”“无感办”。申请人可以通过APP办理首批上线的12大项、64小项海事政务服务业务,把以前在电脑上办的业务转移到了手机移动客户端的“掌上办”,尽可能实现“船舶不停航、船员不下船”就能办成锚地申请、政务服务、远程处罚、信息查询等政务申请事项,为船舶、船员和船公司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。
打造智慧海事监管系统,有效支撑海事安全服务。“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这一系统打破了船舶跨区域监管的地理分割和行政壁垒,实现长三角安全监管数据互融互通,能够全要素展现长三角区域水上交通运输的态势,实时呈现一线动态场景,实时感知重点船舶、重点水域安全态势。”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闻发言人、副局长鄂海亮介绍,目前,系统已部署完成基础平台、数据看板以及船舶安全等级标识、一次性船位报告、船舶锚泊管理、“直进直靠、直离直出”等业务功能模块,上线20项具体功能和89个功能点。
创新海事服务,降本增效显著。以建设重点船舶“直进直靠、直离直出”绿色通道为例,船舶信息会在船方、港方、海事部门之间一体化流转,船舶航行计划、靠泊计划、离港计划实现无缝衔接,从而实现重点船舶的“一次申请、一程进出”。据测算,一艘享受“四直”通道的船舶平均每航次可节省运输周期4—8小时,节省燃油2万元,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万元,同时还能给码头作业效率带来5%左右的周转率提升。
据介绍,目前海事通APP已把长三角区域295个锚地、6855个锚位纳入系统,后续将纳入更多锚地锚位。船方在APP上便能一屏全景查看长三角地区锚位使用情况,也可根据作业计划和锚地空余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锚地抛锚,不仅能提高锚地利用率,还可提升船舶运行效率,降低营运成本。
相关文章:
-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67期|122家公司暴露ESG风险,上海智汇未来因虚增收入遭罚900万元
- 2025年Steam新品节来袭!WiseGames诸多新品等你来
- 厦门仙岳路湖边花园附近垃圾车突然冒大火 附近几名公交司机救援
- 天下財經週報:高端開打,拉抬疫苗覆蓋率 民眾能重拾消費信心嗎?|天下雜誌
- “十四五”期间新发布国家标准1.3万余项,国家标准总数已达到4.7万余项
- 打破政策壁垒 泉州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实效
- 阿根廷又明牌打巴西!双方主帅:巴阿永远没有友谊赛
- 在厦门海达码头开“黑车”拉游客 男子被处行政拘留7日
- 国服独占全球最低售价,测试送5090D显卡!《无主星渊》不限号测试开启
- Urban Decay 联手美图在中国及亚太推出试妆服务